《中国茶全书 ·四川卷》走进都江堰

《中国茶全书 ·四川卷》走进都江堰

38阅读 2021-10-13 08:58 行业

都江堰市不仅是水文化的发祥地、道教文化的发祥地,还是茶文化的发祥地。

都江堰市(原灌县)是历史上古蜀地的辖区,地处蜀都成都西北,川西盆地边沿,岷江出龙门山之水将之分为河东河西两片,其地有“六山一水三分地”之说,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六成,地处龙门山产茶带。在漫长的历史时期,曾经分属不同的行政区域,主要是以岷江正流为界,河东曾属彭州,导江县等,河西曾属蜀州、青城县等。都江堰市历史上与茶文化相关的记载众多,值得我们去发掘和研究。

为充分挖掘都江堰的茶文化历史,四川省茶叶行业协会会长覃中显一行拜访都江堰老科协,共同探讨、挖掘都江堰的茶文化历史。参加本次研讨会的有都江堰老科协会长刘刚,名誉会长冉崇朝,秘书长康忠勇,主任张国云 都江堰市档案馆地方文化学者王克明,都江堰农业农村局胡斌科长,泉茗幽茶业总经理余莉参加本次研讨会。

四川省茶叶行业协会理事欧阳文亮讲解《中国茶全书 · 四川卷》构架

都江堰市档案馆王克明老师的一篇《茶文化发祥地都江堰市》一经发表,引起行业内的广泛关注,在茶史研究中常用于引证的最早的史料是被称为“汉代三书”的《凡将篇》、《方言》和《僮约》。司马相如的《凡将篇》,其中的“荈诧”指蜀人作为饮料的茶叶,明代学者杨慎在为灌县的沙坪茶所写的《沙坪茶歌》中写到“相如《凡将》名最的,谱之重现毛文锡。”明确告诉我们这沙坪茶就是《凡将篇》中的“荈诧”。

四川省茶叶行业协会会长覃中显指出:《中国茶全书 · 四川卷》为响应习近平主席提出的"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文章,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强化品牌意识,优化营销流通环境、打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的号召,探讨都江堰的茶生态、茶文化,对都江堰青城道茶作为优质茶品编入《中国茶全书 · 四川卷》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都江堰老科协刘刚会长指出:在北宋时就已失传的道家名茶“青城道茶”,经过专家们8年的研制,于日前在四川再现真容。一度失传的“青城道茶”是青城山茶叶极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陆羽在《茶经》中说:“蜀州青城县生丈人山,青城县有散茶、末茶”。青城山作为中国道教文化重要的发祥地,其茶文化也成为中国道教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都江堰老科协将成立课题组,安排专门人员对都江堰茶的编写。

都江堰市档案馆王克明老师指出:《中国茶全书 · 四川卷》将都江堰茶作为分卷,对后代子孙详细了解都江堰茶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历史上,青城山一带“不出五谷只是种茶”,大量茶农以茶为业,青城茶的产量曾达全省总产量的5%。由于饱受官商盘剥,公元993年,恨透了封建体制的王小波喊出了“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等均之”的响亮口号,暴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茶农起义,成为喊出“均贫富”口号的第一人。青城山是道教的发源地,“青城道茶”由于其茶品上乘、制作独特,但其制作工艺失传已久。如今重启这段历史意义重大。

都江堰农业农村局胡斌科长表示,全力配合此次《中国茶全书 · 四川卷》都江堰分卷的编排工作,争取在明年年底交一份满意的答卷,泉茗幽茶业总经理余莉认为对都江堰茶文化的挖掘,对茶企而言是非常有意义的。

道家是春秋时期百家之一,用“道”探究和表达自然、社会、人生之间的关系,提倡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道教讲究修真养性,目标是通过清修归本还原,与道合一。司马承桢在《坐忘论·收心》中主张:“学道之初,要须安坐,收心离境,住无所有,不著一物,自入虚无心乃合道。”而茶性俭淡、平和、空灵,自然是道家修炼首选饮品。

青城山产茶历史由来已久,西汉时王褒《僮约》中设有茶市的“武阳”,就在今岷江中游彭山段,那里的茶叶就产自青城山所在的龙门山一带。当代著名文化学者王纯五对东汉天师道二十四治逐个进行了实地考察,发现治地中心多在山区,并多依凭较大江河,且有出盐和产茶之区,如青城治产贡茶,鹤鸣治产仙茶,后城治也出好茶。

唐代陆羽《茶经》中有“蜀州青城县生丈人山,青城县有散茶、木茶”的记载。明代冯应京《月令广义》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蜀中雅州蒙山有五峰,峰顶上清峰有茶园,产甘露茶。昔日有僧人“病令且久”,在一老者指导下至峰顶,待春来采获“雷鸣茶”一两,饮后病逾。80岁气力不衰,到都市里,观其面貌就如30多岁人一般,“后入青城山,不知所终。”青城山是道教圣地,是出好茶的地方,乃归隐修炼绝佳之境。

清代江锡龄《青城山行纪》记录的是青城名胜,在“芙蓉坪”一节载道:“茶以上清宫及此地产者为最佳,龙团雀舌甲于诸品。上方所需,皆取给于此,每岁例贡八十斤。沿山上下郁郁葱葱,弥望苍翠者皆茶树也,故山中人又呼其为贡茶树云。”青城贡茶早在北宋时期就有史料记载,清代贡茶的采制,明确了是由青城一带的35家僧道共同采制,由道士苗一伦和李太浩办理。

江锡龄沿着蜿蜒的山道来到园明宫外,将其所见的道家制茶过程记录下来:“闻必剥声不绝,询其故。道人曰:时届春贡期近矣,山中人躬自作苦,不图为贵客所闻。就视之,巨鍑(一种大口锅)六七具,负墙而列,墙外壁曲突,数人燃薪其中,鍑炽,则以巨畚盛嫩茗纳入,合两手左右挠之,不以杖,不以箸,不以杷铲也。少顷,烟焰眯人目,隐隐作爆豆声。取置竹箔上,一人揉且播,若团面然。汁涔涔如,弗顾也。既而盛于缣囊,踏之以足,往复蹂躏,数数乃已。如是者再。启视,则叶片拳缩如豆,白毫茸茸然。斤,得不过四五两。即山中所称之鸦雀口也。余曰:噫,是其焙与治同也。冶炼形,焙炼味。炼至多为至少,故能以至少敌至多。”

“青城道茶”低咖啡碱、高氨基酸,是一种绝佳的纯天然、无公害的茶叶。古书中将茶称之为稠梗,稠为叶,梗为茎,体现乾坤和谐,也被道家称之为仙草。东汉张道陵在川传道时所建道教二十四治中就有“稠梗治”之说,并年年提供极品茶。西晋张载在《登成都白兔楼》说:“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人生苟安乐,兹土聊可娱”

覃会长一行参观青城道茶观光园

本文来源:王克明《茶与道》、《茶文化发祥地都江堰市》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上一页:入秋渐微凉,一杯藏茶暖人心

下一页:“蒙顶甘露杯”首届全国大学生斗茶大赛圆满举办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